首页

国产sm论坛教师

时间:2025-05-25 02:08:16 作者:浙江目标到2025年底实现涉外公证办理县域100%覆盖 浏览量:73886

  |天天学习|“我永远不会忘记总书记对我的鼓励。”

  每当回想起总书记说的那句“我是非常敬佩你”,陈晨都难抑激动。

  2013年5月4日,党的十八大后首个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来到青年朋友中间,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

  当时正在中国地质大学攻读硕士的陈晨坐在发言席,与总书记面对面谈心交流。

  陈晨戴着一副眼镜,长相清秀。看似文文静静的她,发言的内容却豪气干云:“登顶世界高峰,探秘神奇的大自然,是我从小的梦想。”

  就在一年前,作为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唯一的一名女生,历经险些跌落万丈深渊等惊险,时年25岁的陈晨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首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

  听完陈晨的发言,总书记由衷赞道:“陈晨同学,我是非常敬佩你。”

  “对珠穆朗玛峰,我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总书记勉励陈晨,“你今后的人生、事业,一定会在这种精神的砥砺下勇往直前”,“不断攀上人生新的高峰”。

  “我太兴奋了!”“习总书记和我握了两次手呀!”带着总书记的鼓励,座谈会结束两个月后,陈晨又和她的队友一起登上了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2021年,陈晨完成了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她的博士毕业论文主题正是“中国登山精神”。

  和陈晨一样,很多青年都曾获得总书记的鼓励。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当面叮咛,还是尺素传情,无论是校园走访,还是围坐谈心,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朋友一直关注关心。

  2014年春天,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李桂芝和校友们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了14年来扎根西部的见闻。

  当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总书记的回信惊喜而至。读到信中“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这一句时,李桂芝泪如泉涌。总书记的勉励令李桂芝和校友们铭记在心,成为他们继续坚守西部,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精神源泉。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向师生们挥手致意。

  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政课堂,同青年学生们一起就座,倾听讲授并参与讨论。

  课堂内正在播放视频《陕北公学》,授课教师王易带领同学们重温延安精神。总书记的“同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2020级硕士生王曈曈说,听到动情处,总书记微笑点头。在参与课堂讨论时,总书记勉励同学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语重心长,立本明向。

  无论是点赞“80后”“新农人”魏巧,还是肯定“90后”电焊技师裴先锋,又或是给“00后”冬奥会冠军苏翊鸣回信,总书记的每一次鼓励与赞许,都是激发新时代好青年奋发图强的精神动能。

  “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总书记的每一句嘱托叮咛,都为新时代好青年拼搏奋斗指明了方向。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防部: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将于9月举行

董军说,欢迎大家来华出席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当前,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和地区形势,需要我们各方紧密团结,共商全球安全大计,探寻长治久安良策。中方愿与各方一道,以落实元首共识为遵循,继续保持密切沟通、互学互鉴,巩固发展既有合作成果,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丰富合作新内涵,将军事合作关系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为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言道|让种粮也能够致富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中国人遵循辩证唯物主义,根据具体实际进行扬弃。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越来越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使其茁壮成长。

香港财政司司长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 聚焦扩大经济容量

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决心。

王毅会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类似的还有农业保险,2004年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到2009年已经是“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2014年一号文件中,“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作为单独一节出现,对保费补贴比例、保险品种、风险管理等进行细化部署;而到了2024年,更是提出“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三大主粮全国覆盖、大豆有序扩面”。

外媒:美国即将批准向乌运送装有集束炸弹的远程导弹

上海3月24日电 (陈静 司春杰)新质生产力在多个领域深刻影响社会发展。连任新一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用生物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下称:市七医院)院长禹宝庆23日对记者表示:“医工交叉与医产融合是医学发展的新趋势,生物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疾病的治疗和患者康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